據北京海關統計,前7個月北京地區進出口1.82萬億元,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7.1%。其中7月份,北京地區外貿實現進口、出口雙增長,分別增長8.6%和6.2%。據近期公布的北京地區進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2025年1-7月)涉及的農業機械方面數據顯示:
進口情況
2025年7月,北京地區農業機械進口數量647臺(套),同比下降95.16%;進口金額3941.5339萬元,同比下降42.45%。1-7月累計進口數量111179臺(套),同比增長36.43%;累計進口金額30160.8668萬元,同比下降21.59%。
收獲機械方面:2025年7月進口數量35臺,同比下降10.25%;進口金額2924.7352萬元,同比下降35.21%;1-7月累計進口數量120臺,同比下降43.66%;累計進口金額9325.3136萬元,同比下降54.21%。
拖拉機方面:2025年1-7月累計進口數量6輛,同比下降45.45%;累計進口金額1017.3071萬元,同比下降29.91%。
出口情況
2025年7月,北京地區農業機械出口數量1202臺(套),同比下降83.22%;出口金額2093.9681萬元,同比下降56.82%。1-7月累計出口數量1980538臺(套),同比增長1484.56%;累計出口金額26008.4765萬元,同比下降61.39%。
拖拉機方面:2025年7月出口數量67輛,同比增長179.16%;出口金額608.1626萬元,同比增長3.48%;1-7月累計出口數量1419輛,同比增長221.76%;累計出口金額10484.2891萬元,同比增長121.61%。
2025年前7個月,北京地區的農機進出口貿易體現了中國農機產業“進口補短板,出口擴優勢”的總體戰略。進口聚焦于頂尖技術和核心部件,以滿足國內產業升級需求;出口則憑借成熟的制造能力和創新產品,積極開拓全球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北京作為總部經濟和高端貿易的中心,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樞紐角色。
預測2025年,北京地區的農機出口將是一幅 “科技引領,總部驅動,價值出海”?? 的圖景。
增長極:將以農業無人機為尖兵,帶動智能大中型農機和成套
加工設備共同出海。
核心競爭力:不再是單一的低價優勢,而是技術創新、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的綜合能力。
獨特角色:北京作為非生產性總部中心,將成為中國高端農業科技走向世界的“指揮中樞”和“貿易窗口”,其出口數據和質量將持續引領全國。
數據來源:北京海關、北京日報。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