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認真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有關部署要求,堅持“查、改、調、處、防”多措并舉,全面摸排線索,精準靶向整改,抓實抓細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小切口”和高風險機具補貼排查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查”字當頭,多維透視找癥結。聚焦補貼審核、機具核驗、高風險機具排查、異常情形核查、資金兌付超時等六個方面整治重點,構建“縣區自查+部門聯查+大數據篩查+第三方調查+群眾監督”五位一體排查機制,實現多維度、立體化排查,全面搜集問題線索,精準識別風險隱患。截至目前,累計發現投檔違規行為34起、補貼產品違規經營4起、財政供養人員違規申領補貼73人次(2021年以來)、補貼申請超1年未辦結375條、補貼額超中央補貼比例2條、結轉資金超2年未使用2條。
二、“改”字發力,閉環整治見真章。推行“臺賬管理+分級督辦+銷號清零”機制,針對財政供養人員違規申領補貼、補貼申請長期滯留等問題,分類建立整改臺賬,明確責任單位、整改措施和時限要求,已完成7類481個問題整改,整改完成率達到98%。聯合紀委、公安、財政等部門追回財政供養人員違規申領補貼資金74.2萬元,液態肥撒施機騙套補貼資金341.1萬元。開展2024年度及以往年度補貼申請“清零”行動,逐項制定辦理舉措,專人對接跟蹤督辦,清理“僵尸”補貼申請259條,及時兌付補貼資金128.89萬元,切實提升政策落實效率和群眾滿意度。
三、“調”字為要,優化標準提質效。密切關注補貼產品銷售價格波動,通過數據分析、市場調研和現場核查等方式,及時研判補貼額超比例等異常情況,全面了解市場價格、機具參數、性能可靠性、用戶反饋等情況,廣泛聽取基層農機部門、購機者及產銷企業意見,動態調整超標產品補貼標準,實現政策風險早發現、早干預。今年以來,分兩次對輔助駕駛系統、
條播機、
青飼料收獲機、液壓
翻轉犁等14個品目21個檔次產品補貼標準進行優化調整。對補貼比例偏高、未主動報告異常情形、已申領補貼的6家企業予以通報處理。
四、“處”字從嚴,鐵腕執紀強震懾。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認真核查上級交辦、省際聯動、投檔審核、數據篩查和群眾舉報等各類線索,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生產銷售劣質農機、虛開發票騙補、低檔高投、產品性能參數不符等違規行為,共處理違規產銷企業49家。特別是按照農業農村部對關于河北金農等企業制售劣質撒肥機產品騙補案件查處要求,聯合公安、財政等部門全面核查所有液態肥撒施機情況,從嚴查處19家違規企業,實現“查處一案、震懾一片”的監管效果,持續凈化農機市場環境,堅決維護補貼政策的嚴肅性和公平性。
五、“防”字固本,制度賦能筑屏障。立足長效治理,圍繞“筑牢防線、劃清底線、點亮紅線”,構建涵蓋事前預警、事中篩查、事后跟蹤的全鏈條防控機制。建立補貼對象與財政供養人員數據篩查預警機制,從源頭杜絕違規申領補貼行為。完善補貼系統數據篩查分析機制,定期發布異常情形報告,精準核查問題線索,將風險化解于萌芽狀態。落實高風險機具抽查制度,跟蹤調查機具適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對發現問題及時處置。健全與財政、公安、稅務等部門協作機制,聯合查處嚴重違法違規騙補案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