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4日,為應對連綿秋雨天氣給秋收秋種帶來的不利影響,江蘇省連云港市農機部門堅持以“保障秋糧顆粒歸倉、推動秋種不誤農時”為重點,深入全市各縣區開展“三秋”農機化工作下沉服務活動,旨在科學統籌農機資源,強化服務保障措施,提高“三秋”農機生產服務保障能力。
在東海縣駝峰鎮,服務組深入東海縣豐華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查看其烘干設施使用情況,服務組強調,“三秋”農忙已經開始,正是產地糧食烘干場所清理
烘干設備進料口基坑、烘干倉(塔)等有限空間作業高峰期,由于連續陰雨天氣,烘干設施高負荷運轉,一定要加強有限空間風險管控、強化有限空間作業現場管理等工作。一是提高有限空間作業風險意識,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摸清風險底數,掌握有限空間數量、位置、類型、主要危害因素等,落實好安全責任和管控措施。二是加強有限空間作業風險管控,要在烘干設備進料口基坑、烘干倉(塔)等有限空間出入口醒目位置,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配備必要的氣體檢測報警、通風、呼吸防護等設備。要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的要求,發現事故時,要做好安全措施再施救,杜絕盲目施救,避免傷亡擴大,必要時撥打“119”“120”報警。三是加強有限空間作業教育培訓,進一步強化有限空間“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意識和要求。要將有限空間安全生產納入日常培訓范圍,重點培訓有限空間作業危險有害因素和防范措施、安全操作規程、安全防護設備及用品的使用方法、緊急情況應急處置措施等,增強群眾逃生避險、自救互救應急能力。
在灌云縣,服務組重點了解應急作業情況,指出要根據實際情況提前制定應急預案,為有效應對秋收期間有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農機跨區轉運不暢、下田作業受阻、機具供需失衡、燃油供應不足、農機安全事故等突發情況,及早落實農機應急救災隊伍和機具,打造收、烘、運、儲防災減災閉環鏈條,及時梳理摸排應急機具在位情況,加強
履帶式收割機、
履帶式拖拉機、排澇機具等準備,主動協調農機合作社、農機經銷企業做好防災救災農機儲備調用。會同有關部門提前細化農機應急轉運綠色通道、應急供油方案,確保災時機具調度、應急作業有序開展。
在灌南縣,服務組重點了解了機具保障調度情況,強調要加強農機智能調度,優化資源配置,在做好機具供需、收種進度、作業價格、氣象變化等信息的收集、分析的基礎上,利用機手之間的微信群和農機化跨區作業平臺,及時為廣大農民機手發布機具需求、作業面積、機收價格等服務內容,以信息化服務引導機具有序合理流動,利用灌南縣土壤墑情較好的特點,積極搶收,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確保成熟一塊、收割一塊、種植一塊,全面解決農民無機可用的難題。
在贛榆區城西鎮,服務組深入田間查看了土壤墑情情況,了解了贛榆區烘干設施及應急搶收準備工作,指出要實施減損增效專項行動,護糧節約增收,針對由于天氣導致的水稻倒伏現象,要持續開展“精收細作”專項行動,推廣低損收獲機械和標準化作業規程,牢固樹立“減損就是增產,降耗就是增收”的理念,對農機合作社理事長、農機手進行培訓,全面提升管理服務能力和農機手操作水平,切實提高作業質量。
在海州區新壩鎮,服務組重點了解了安全生產工作,強調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貫穿于“三秋”農機化發展全過程,構建農機安全監管工作長效機制,緊盯重點單位、重點場所和重點人群,深入開展隱患排查、安全生產提醒服務、政策法規宣貫、送檢下鄉等工作。教育機手做到作業機械安全設施不全不作業、作業地塊情況不明不作業、與作業無關人員不勸離不作業、維修和排除故障必須停機熄火,加強糧食產地烘干場所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風險防范,廣泛開展農機事故警示教育和安全提示,堅決防范和遏制農機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三秋”農機安全生產平穩有序。
為應對“三秋”機械化生產工作,連云港市農機部門以為民辦實事、為民減負為導向,積極服務農民、農機手、農機服務組織,共準備聯合收割機13430臺套,其中履帶式收割機12463臺套;拖拉機17811臺套,履帶式拖拉機59臺套;玉米收獲機1512臺套;應急烘干點317個,烘干機1106臺,4.0148萬噸/批次;涉農加油點28個;印發農機安全生產知識圖冊等宣傳材料15000余份,通過“收割+烘干+對接”全鏈條服務,全力保障秋糧收獲,確保“三秋”農機化作業高效推進。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