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編輯視角】 近年來,隨著發展加快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實施,農業農村開始展露出廣闊的市場前景,而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加,也讓農業農村創業迎來了“紅利期”。然而,不得不承認,農村人口空心化問題一直困擾著農村發展。相對城市而言,農村人才相當匱乏,這也成為了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主要短板,如農業的經營人才、農業的服務人才,當然也包括近幾年發展迅猛的農村電子商務的人才等。
近些年國家陸續出臺各項政策文件加快解決農村人才缺乏問題,如大力培育高素質農民、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等。就在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更是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鄉村人才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鄉村振興各領域人才規模不斷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各類人才支持服務鄉村格局基本形成,鄉村人才初步滿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本需要。
高素質農民隊伍正在逐步壯大
文件提出要培養高素質農民隊伍,深入實施現代農民培育計劃,重點面向從事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民,分層分類開展全產業鏈培訓,加強訓后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支持創辦領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充分利用現有網絡教育資源,加強農民在線教育培訓。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培訓基地建設,培養造就一批能夠一方、帶動一片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
解讀:大力培育高素質農民是促進鄉村人才振興,破解“誰來種地”困境,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重大舉措。據農業農村部數據,“十三五”以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91.9億元,面向當地主導特色產業,扎實推進分層分類分模塊按周期培訓,線上線下培訓有機融合,提升農民生產經營水平和綜合素質,做好后續發展服務,累計培育各類型農民超過400萬人。
適度規模經營需要人才來帶頭
文件提出要突出抓好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培育。深入推進家庭農場經營者培養,完善項目支持、生產指導、質量管理、對接市場等服務。建立農民合作社帶頭人人才庫,加強對農民合作社骨干的培訓。鼓勵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農村實用人才等創辦領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支持農民合作社聘請農業經理人。鼓勵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參加職稱評審、技能等級認定。
解讀:適度規模經營是當前適合我國國情的新農業發展模式,是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重要舉措。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是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但是,經營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同樣需要人才來帶頭。
農村電商發展迅猛,人才不可或缺
文件指出,要加強農村電商人才培育,提升電子商務進農村效果,開展電商專家下鄉活動。依托全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建立農村電商人才培養載體及師資、標準、認證體系,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層次人才培訓。
解讀:眾所周知,農村電商在近些年發展地如火如荼,但是,相關人才匱乏卻是其發展的大瓶頸。農村人口文化知識水平相對較低、對新事物及新科技等接受速度慢等問題是客觀因素。想要更好地借助互聯網的“東風”發展農村經濟,必須盡快補足人才短板,加快“電商新農人”的培養速度,鼓勵更多的電商人才深入農村電商產業一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