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12月14日下午,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與南京農業大學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我所舉行。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所長陳巧敏、黨委書記胡志超,校所雙方領導丁艷鋒、董維春、曹光喬、肖體瓊出席簽約儀式。儀式由胡志超主持。
陳巧敏代表農機化所簡要介紹了全所基本情況,就進一步深化全面合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聚焦國家重點需求,聯合“卡脖子”技術攻關。在圍繞全面保供給、農機產業轉型升級、農業雙碳目標等國家重大決策背景下,建立有序的競爭與合作關系,打開校所間的圍墻,共同提高解決“三農”問題的能力,催動原創性、系統性、引領性研究取得突破;二是要聚焦科技平臺共享,推動校所協同創新。高校、科研院所必須肩負起牽頭協同創新的重任,與其他創新主體配合聯動,按照“國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進、貢獻突出”的總體要求,積極探索建立適應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樣的科學研究協同創新模式,努力把協同創新平臺建成科技體制改革的試驗區、創新人才的集聚區和科技成果培育的孵化器;三是要聚焦青年人才聯合培養,打造校所人才高地。科技創新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人才支持,加強青年人才聯合培養等合作是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希望通過雙方的合作,加快推動博士后和研究生培養,創新青年人才成長模式,建立長效聯合培養機制,持續為農業科教創新以及鄉村振興建設噴涌出連綿不絕的動力和源泉。
陳發棣代表南京農業大學對簽約合作表示祝賀,對農機化所長期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并對此次全面合作提出建議:一是要耕耘出服務國家戰略的示范田。雙方要瞄準重大戰略需求,聚焦解決卡脖子難題,加快推動核心技術攻關,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人工智能化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領域取得突破;二是要打造出科教深度融合的試驗田。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對農業工程技術的重大需求,不斷完善合作機制,著力開拓合作領域,繼續營造合作鏈條,在科教深度融合協同發展上大膽的試、勇敢的闖、踏實的干,打造出改革創新的試驗田,達到1+1大于2的效果;三是要墾殖出雙方合作共贏的高產田。雙方要認真履行合作協議,秉承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協同創新、共同發展,在創新平臺建設、研究生教育、青年培養等方面拿出具體方案和舉措,深度推進各項合作的開展,爭取多出成果,出大的成果。
會上,曹光喬代表農機化所、董維春代表南京農業大學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科教協同發展、創新平臺建設、研究生教育合作、青年人才聯合培養、農業工程人才繼續教育等方面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助力南京農業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助推我所支撐國家農機化高質量發展。
南京農業大學有關部門和學院負責同志,農機化所有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參加簽約儀式。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