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近日,財政部發布《2021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其中在農業農村方面,財政職能作用充分發揮,鄉村振興邁出了堅實步伐。
2021年,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
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方面,充分調動和保護種糧農民積極性,
安排1204.85億元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200億元。大力推進種業振興,支持新創建10個國家現代種業產業園。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全國建設高標準農田1億畝,加大東北黑土地保護支持力度。啟動實施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支持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強化加快實施防汛抗旱水利能力提升工程經費保障。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修訂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優化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政策,持續推動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2021年中央財政撥付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333.45億元,同比增長16.8%,為1.88億戶次農戶提供4.78萬億元風險保障。支持“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實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質和奶業振興行動,積極做好動物防疫相關工作。2021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8285萬噸,再創新高;豬肉產量5296萬噸,基本達到歷史正常年份水平。
在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方面,新創建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98個農業產業強鎮,促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全面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工作,增強農產品生產供給彈性和抗風險能力。實施新一輪漁業發展支持政策,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解決農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健全耕地輪作休耕制度,支持農業綠色發展與技術服務,啟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支持做好長江禁捕工作,保障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促進現代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2021年,受極端天氣影響,部分省份農業生產遭遇極大困難,為防災減災,保障農業生產順利進行。2021年12月,財政部安排下達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8.1億元,其中,農業生產救災方面5億元,用于補助支持內蒙古、遼寧、吉林等11省(區),做好強降雪災后農作物、畜牧業救災,越冬飼草料儲備等抗災保畜相關工作;水利救災方面3.1億元,用于補助支持福建、廣東、廣西等10省(區),建設臨時救災所需抗旱水源、開展調水運水等工作,為明年糧食春播夏收提供有利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農業保險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為穩定農戶種糧收益,支持現代農業發展,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2021年中央財政安排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333.45億元,較2020年增長了16.8%。
自2007年實施保費補貼政策以來,財政部累計撥付保費補貼資金2201億元,年均增長21.7%。2020年,財政部撥付保費補貼資金285.39億元,推動我國成為全球農業保險保費規模最大的國家,實現保費收入815億元,為1.89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4.13萬億元,中央財政補貼資金引導和使用效果放大近145倍。2021年,財政部進一步加大農業保險支持力度,預計為超過2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5萬億元,持續為我國農業生產保駕護航。2021年6月,財政部印發政策文件,針對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開展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在前期6個省(24個產糧大縣)試點基礎上,逐步擴展至覆蓋13個糧食主產省份的全部產糧大縣,并提供覆蓋農業生產總成本或種植收入的保險保障,進一步推動農業保險擴面提標。2021年共安排三大糧食作物保費補貼資金148.69億元,占今年保費補貼資金總額的44.6%。
本文由農機網(www.360yszlyy.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財政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