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為應對疫情給天津市農機化科技服務帶來的影響,在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天津市農業機械與農業工程學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市質檢中心聯合市農業中心農機部集思廣益、創新服務,4月18日,在寶坻區林亭口鎮天勤家庭農場承辦“云上”農機地頭展——2022年全國大蔥生產全程機械化專題活動天津分會場。
寶坻大蔥種植歷史悠久,已經有四百多年種植歷史,在天津五葉齊大蔥與天鷹椒、六瓣紅大蒜一起被稱為寶坻“三辣” ,都是獨具特色的地理標志產品。此前,由于大蔥種植過程中的人工作業環節太多,加之用工難、用工貴日趨嚴重,生產成本逐年攀升,嚴重影響了種植戶的積極性,種植面積大幅縮減。近年來,天津市將大蔥優勢特色
農產品機械化需求的突破口,在市區兩級農機部門和天津市蔬菜產業技術創新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從育苗移栽生產關鍵環節技術引進試驗開始,逐個環節攻關解決,在2020年基本上完成了大蔥全程機械化作業模式的應用推廣,形成了一套適合天津市的全程機械化作業技術規范。
現場演示會上,從種子丸粒化處理、集約化育苗、苗期水肥管理、機械化剪葉,到開溝起壟、移栽、培土、高效無人機植保,整個大蔥生產流程在各種配套機具的助力下井然有序。演示的起壟機幅寬2.9米,可實現三溝四壟,北斗導航輔助駕駛,精度極高,完全滿足農藝要求,并搭配施肥箱,而動力需求僅為50馬力;穴盤
播種機精度高、無漏播,一小時可播種300盤以上;剪葉環節效率達每分鐘20米,而且干凈整齊,為后續移栽提供保障;移栽采用全自動
移栽機,效率高,種植均勻株距一致,無漏栽現象。牽引式培土機培土深度可調,配套動力采用50馬力以上拖拉機即可。
現場還演示了蜂窩紙帶播種育苗、蜂窩紙帶式蔥苗移栽技術,其育苗缽采用含氮磷鉀的可降解特殊材料,保證株距、行距和深度,一人拖拽即可操作,比傳統人工效率高5-8倍。
據市質檢中心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陳芳介紹,大蔥機械化種植模式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種植農藝,也改變了農戶種植的思想。經初步測算,寶坻大蔥機械化種植平均增加產量在30%以上,提高畝經濟效益4000元左右。經過2年多技術推廣和社會化服務推動應用,大蔥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在天津市得到了大面積的應用,在節約勞動力、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品質和產量等方面效果顯著,受到廣大農戶的歡迎。
本次活動通過線下舉辦、云端直播的方式進行組織,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官方視頻號、天津聯通、天津益農信息社直播平臺、國家農民培訓平臺云上智農等對活動進行了全程直播,全國在線觀看人數超過1.42萬,技術、機具咨詢異常火爆。
下一步,市質檢中心將繼續加大大蔥全程機械化的試驗示范推廣力度,以“云上”服務為契機,全方位促進農機企業與農戶需求對接,推動我市蔬菜生產農機農藝融合發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