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農業機械化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抓手和基礎支撐。近年來,甘肅省酒泉市瞄準農業生產發展需求,突出支持自主創新,依托國家和省級技術研發平臺,著眼全產業鏈強化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導向作用,形成了“研發試驗-生產制造-推廣運用”的特色產業發展新機制,推動農田農藝品種與農機相適應相匹配,推進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8.82%,分別高于全省、全國綜合機械化水平22%、14%以上,位居全省前列。
一是緊盯糧食安全開展裝備創新研發補短板。酒泉市鑄隴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針對農業生產高效專用農機裝備短板,研發成功無人駕駛自動導航小四輪電動牽引平臺及配套作業機具
鋪膜播種機、
噴藥機、
除草機等綠色農機,為探索發展綠色智能高端農機裝備開辟了一條新路子。目前該公司手扶自帶動力的電動農機銷量已超過5000臺,其中電動播種機銷量均超過1000臺,四輪驅動的丘陵山區使用的電動拖拉機銷量超過100臺。酒泉奧凱種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品種選育試驗、種子生產收獲、種子清選加工等農作物種業機械化生產,以標準化、現代化、自動化、智能化為發展導向,開展種子加工全程機械化技術和裝備研發,全面提升種業裝備保障能力,為種業標準化、集約化、智能化、機械化發展提供支撐。2024年,酒泉市爭取甘肅省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項目資金1700萬元,用于支持鑄隴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奧凱種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小型智能電動牽引平臺研發制造與熟化”“輕簡型制種玉米去雄機研發制造與熟化”項目機具研發制造、樣機生產、性能試驗、示范推廣、指導服務和鑒定檢測,目前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二是圍繞畜禽糞污利用裝備創新研發去污染。針對國內小型畜禽糞污處理利用機械裝備品種少,適應性差的實際,酒泉市鑄隴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成功研發了畜禽糞污收集、清理、運輸、發酵處理、施肥等環節系列機械裝備,特別是電動清糞機、電動糞污運輸車、發酵處理設備的研制成功填補了全省空白,獲得多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解決了養殖戶場地小,設施不規范,大型機械進不去,小型機械“無機可用”的問題。結合全市畜牧養殖實際,研發了清糞機、翻堆機、撒糞機、箱式糞污高溫發酵成套設備等機具,極大地豐富了畜禽糞污處理利用機械裝備產品種類。爭取省農業農村廳畜禽糞污綜合利用裝備及電動農機研發項目資金,重點對清糞機、翻堆機、撒糞機、箱式糞污高溫發酵成套設備、四輪多功能電動平臺、手扶式電動農機等機型進行改進完善,穩步解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關鍵環節“無好機用”的問題。依托甘肅省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裝備研發中心,研制改進小型清糞裝載機、固態施肥機、液態灑肥機、履帶式撒糞機,實現了清糞及施肥機械量化生產,研制了集農家肥拉運、果園開深溝、肥料鋪施、覆土回填等功能于一體的園林開溝施肥機,有效解決果園農家肥深施問題。
三是聚焦特色產業開展創新研發推全程。滿足全市農牧經濟發展需要,鼓勵、支持、引導玉門孫馳電動車廠研制生產了適宜于在農田、溫室、果園等場所開展瓜、菜、果及物料短距離運輸的手推電動運輸車,極大地減輕了農牧民群眾的勞動強度。敦煌市祥農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天翔農業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金大地農機制造有限公司等企業圍繞葡萄、瓜類、牧草、食葵、特色林果初加工等特色產業發展研發了液壓式葡萄清土機、葡萄埋藤旋耕機、挖藤機、覆膜精量穴播覆土機、瓜類壟溝覆膜穴播機、聯合整地機構等特色產業機械。金塔縣金農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四方裝備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好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恒升農機有限公司圍繞洋蔥、甜菜、牧草等區域產業,研發生產了作物精量播種機、分層施肥播種機、甜菜削纓機,牧草摟草翻曬機等先進適用、綠色環保、適銷對路的農機新產品,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裝備技術支撐。目前,全市設施農業、畜牧業、農產品初加工、林果業機械化率分別達到46.95%、50.03%、49.17%和49.51%,特色產業綜合機械化率穩步提升。
四是實施農機裝備技術集成示范促全面。針對糧食生產及特色產業面臨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地板”和市場價格“天花板”的雙重擠壓困局,通過裝備技術集成、機具選型試驗、現場觀摩培訓,著力解決糧食特色產業生產關鍵環節機械化“卡脖子”難題,推進農機農藝融合、機械化信息化融合、農機服務模式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相適應、機械化生產與農田建設相適應。2022——2023年,全市累計實施省、市級區域糧食和特色產業農機抓點示范與觀摩培訓項目10個,投入資金400萬元,建立試驗示范點 19個,科技示范面積達14474 畝。2024年,爭取省級糧食和特色產業農機抓點示范及觀摩培訓項目資金225.3萬元,在全市建立糧食作物及特色產業農機裝備技術集成示范點7個,示范面積1700畝,全方位引進推廣先進適用、綠色高效的農機裝備技術,輻射帶動適宜區域農機裝備配套升級,為全市糧食及特色產業發展提供農機裝備技術支撐。目前,全市形成了“一體化導向目標、一體化融合措施、一體化成套裝備、一體化服務實體”四個層面的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機制,推動農業機械化從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秸稈處理、烘干全過程延伸,從種植業向養殖業全面擴展。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