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切絲機雖設計緊湊、操作簡便,但在使用過程中仍可能因操作不當、部件磨損或維護不足出現(xiàn)故障,以下是具體分析:
一、切絲質量相關故障
切絲寬度不均勻
刀片問題:刀口磨削不鋒利或個別刀片不進給,導致連刀或寬窄不勻。需檢查刀片是否平齊、有無凹痕或鈍刃,并確認進刀機構(如砂輪進給)是否正常。
間隙調整不當:刀門與刀輥的間隙過大或過小,影響切絲精度。需根據(jù)設備要求調整上、下、側刀門與刀輥的間隙至標準范圍。
進料不勻:物料流量不均勻會導致切絲厚度不一。需增加勻料裝置(如布料板)保證來料均衡,并檢查壓實器推壓情況。
切絲跑片或掉梗頭
刀門裝配問題:刀門之間裝配不協(xié)調或刀刃不齊(如有缺口),會導致切制時物料未被切斷。需重新調整刀門裝配或更換刀片。
物料水分異常:水分過低易使物料脆裂,水分過高則導致粘連。需根據(jù)物料特性調整加料工序參數(shù)(如溫度、濕度)。
刀門壓力不足:壓縮空氣壓力過低會使原料壓實不充分。需調整刀門壓力調節(jié)閥至標準值。
切絲后粘連
來料水分過大:物料含水量高易導致切后粘連。需在切絲前降低來料水分(如調節(jié)前端設備烘干參數(shù))。
刀門壓力過大或磨損:下刀門磨損或壓力過大會壓迫物料。需更換磨損刀門并調整上刀門壓力至適當范圍。
刀片不鋒利:刀片鈍化會撕扯物料而非切斷。需及時檢查砂輪磨刀和刀片進給系統(tǒng),更換問題零件。
二、設備運行相關故障
進刀不良
進刀機構故障:進刀裝置齒輪傳遞異常或個別機構卡死,導致刀輥不進刀。需檢查進刀機構(如蝸桿、軸承、絲桿)并排除故障。
進刀偏斜:刀片伸出長度不一致或刀刃有缺口,需打開刀鼓逐刀檢查,并調整左右半圓螺母使棘輪、蝸輪蝸桿配合可靠。
卷料或擠刀門
銅排鏈間隙異常:銅排鏈與上、下刀門蓋板間隙過大或過小,會導致卷料或擠刀門。需重新調整間隙至標準范圍。
銅排鏈跑偏或過載:銅排鏈跑偏會擦到旁板,過載則因刀門壓力過大或鏈條磨損。需檢查排鏈張緊裝置、傳動線路(如軸承、鏈條)并清理污垢。
打刀現(xiàn)象
刀門座固定不牢:下刀門座松動會在工作時擁向刀輥,造成打刀。需定期檢查并緊固刀門座。
操作不當:新設備或不熟練操作工可能因誤操作導致打刀。需加強培訓并遵循操作規(guī)范。
三、電氣與安全故障
主電機啟動不了或運轉異常
電源問題:三相供電不正常或相序錯誤會導致電機無法啟動。需檢查電源并調整相序。
線路故障:接觸器損壞或線路老化可能引發(fā)運轉異常。需修理或更換接觸器,并排除線路故障。
液壓系統(tǒng)壓力過低
油泵故障:油泵磨損或密封件老化會導致壓力不足。需修理或更換油泵,并檢查吸油管路滲漏情況。
油液問題:油位過低或液壓油污染會影響系統(tǒng)壓力。需加油至標準中位并清洗或更換濾芯。
安全保護觸發(fā)
過載保護:刀門壓力過大或銅排鏈過載會觸發(fā)安全保護裝置(如保險銷剪斷)。需排查過載原因(如物料堵塞、部件磨損)并更換保險銷。
電氣故障:傳感器或控制線路故障可能導致誤報警。需檢查傳感器信號并修復線路。